来源:广安日报 | 浏览量: |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 分享到: |
12月29日,我市举行解读《广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》新闻发布会,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大均就《广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》有关内容向媒体进行了发布并①回答了记者关注的普查质量保证及□ 成果应用方面的问题。市统计局、市农业农村√局、市园林局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就各自涉及的领域回答了记者◥提问。
据了解,根据《全国污染源】普查条例》规定,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。2017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,明∑ 确普查时间节点为2017年12月31日。2017年9月,我市成立广安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,经过全市上▼下3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,基本摸清了我市各类污ㄨ染源的基本情况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。2020年3月20日,我市第二次全◣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通过◤省级验收。
据了解,全市共对4763个ぷ对象开展了普查(移动源不计入),其◣中工业源1394个、畜禽规模养殖场509个、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69个、行政村2506个、非工业锅炉38台、储油库1个、加油站139个,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7个。
普查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。我市高度重视普查质量管理工作,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,始终坚持“质量第一”的方针,以“全面、真实、准确”为质量目标,把质量控制贯穿普查工作全过程。
本次污染源普查的开展,进一步完善了污染源档案和污◎染源“数据库”。下一步,我市将多层次、多角度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♀普查数据和成果的开发应用工作,将普查成果应用于总量减排、污染防治、环境监管、环保科研和优化产业结构,推进重点流域、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工作,为科学编制“十四五”生态№环境保护规划,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,打赢╱污染防治攻坚战,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〇决策依据;同时,继续推进数据分析研究,为环境统计数据更新提供技术支撑,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。
以污水、垃圾处理设施∏为例,下一步,我市将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,高效推进城镇〓生活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。同时,强化运行管理,建立∏健全设施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,提高污水、垃圾处理设施自控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。(实习记者 黄钟锐 记者 康建林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湖南福彩网门户网站 www.guang-an.gov.cn
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
网站标识码: 5116000002
主办单位:湖南福彩网办公∏室
网站联系电话:0826-2603676
蜀ICP备18036616号-1
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